在“穩增長”政策的有力推動下,2022年1-2月國民經濟恢復顯著好于預期,為全年經濟的平穩運行開了個好頭。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工業平穩增長,投資大幅回升,消費明顯反彈。具體來看,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兩年平均增速比2021年加快1.4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2%,比2021年加快7.3個百分點,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8.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0個百分點,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2.8個百分點。盡管如此,世界局勢動蕩,國內疫情反彈,經濟能否持續復蘇仍待觀察,“穩增長”政策還需加快步伐落到實處。
一、工業生產保持較強韌性
2022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環比增長0.34%,同比增速連續4個月加快,且與2月制造業PMI走勢一致。工業生產自2021年9月探底以來平穩回升的態勢進一步明確。三個因素推動工業生產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一是1-2月基建投資發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步伐;二是外需持續回暖對我國出口商品制造和生產有較大支撐;三是在疫情中我國工業生產率先恢復至常態化運行水平,具有較強韌性。此外,芯片短缺繼續改善帶動汽車生產增速進一步擴大亦對工業生產有所提振。
在穩增長基調下,環保限產政策亦有所放松,使得中上游耗能較高的行業增長加快,但部分高污染產品的生產增速有所放緩。從主要行業增加值來看,除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下降2.9%之外,其余行業均同比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長7.8%,連續3個月保持正增長。從主要產品的產量來看,粗鋼、生鐵、鋼材、水泥和焦炭分別同比下降10.0%、10.8%、6.0%、17.8%和7.6%。燃油轎車和SUV的同比增速分別進一步加快至10.6%和21.2%,有利提振了汽車生產。新能源領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新能源車、核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分別同比增長150.5%、9.6%和6.5%。
2022年前2個月,工業生產的結構性調整繼續有序推進。一是中高端制造業發展繼續保持較快步伐。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4%和9.6%,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9和2.1個百分點。從具體產品看,工業機器人和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9.6%和26.4%。二是私營企業增速繼續快于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和境外資本企業。
2022年一季度至上半年,在穩增長政策有效支持、基建投資快速推進和制造業投資強勢之下,工業生產依然有望保持穩定的需求和較高的景氣度。
二、消費持續反彈面臨挑戰
2022年前二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低位反彈。6.7%的增速創下自2021年8月以來的新高。多重因素推動消費明顯反彈。一是春節假期帶動商品類和服務消費提升效果顯著。二是冬奧引發消費熱潮。三是俄烏沖突推升石油制品類消費大漲。四是汽車銷售回暖。
從1-2月的具體銷售商品來看,春節冬奧相關消費活躍,升級商品表現出色,汽車消費進一步改善。其中春節假期帶動餐飲、飲料類和煙酒類分別增長10.1%、11.4%和13.6%,帶動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4.8%,結束了長達半年負增長的局面;冬奧熱掀起吉祥物和冰雪運動裝備類等奧運周邊商品的網購熱潮,助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增長12.3%;升級可選商品中,與春節關系密切的金銀珠寶類增長19.5%,與收看收聽冬奧比賽關系密切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2.7%,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1.1%,日用品類增長10.7%;俄烏軍事沖突導致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大漲,推升石油及制品類大增25.6%;受芯片改善和需求回暖,汽車類增長3.9%,時隔7個首度正增長,拉動整個消費1.0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家具類成為唯一拖累消費的商品,是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具體表現之一。
展望一季度,消費持續快速恢復仍存在較大挑戰。一是3月全國疫情反彈較1-2月更為嚴重,部分重點消費省份和城市的封鎖措施較為嚴格,對服務性消費沖擊較大;二是疫情反彈對就業影響較大,導致居民對未來的收入預期較為謹慎,短期內防御性儲蓄或將重新上升,消費動力不足;三是房地產市場疲軟繼續拖累相關消費。穩增長基調下,擴內需政策還應落到實處。
三、兩大投資成為穩增長的關鍵推手
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將成為今年穩增長的兩大推手。1-2月,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回升。從三大投資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1%,制造業投資增長20.9%,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7%。此外投資結構繼續改善。高新技術產業增長34.4%,仍然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42.7%和16.0%。
基建投資如期反彈。一是財政支持力度顯著加大。今年前兩個月,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累計發行8775億元,去年同期沒有新增專項債發行。二是項目建設速度加快。1月以來,各省市自治區陸續公布2022年重大項目的投資計劃總額超過30萬億元,項目清單發布時間比以往年份早了2個月左右的同時開工也早于往年。三是部分傳統基建和民生領域投資力度有所加強。1-2月,水利管理業、信息傳輸業方面的投資分別增長22.5%和15.2%。社會民生領域的教育和衛生投資分別增長19.8%和29.3%。隨著專項債和項目建設繼續加足馬力地推進,基建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但地方隱性債務監管也將起到一定制約作用。
制造業繼續保持強勢擴張步伐。一是外需持續旺盛,對中國出口有較大支撐。二是減稅降費政策效果顯著,民企經營狀況持續改善推動投資熱情高漲。三是政府層面對制造業貸款的力度進一步加大,貸款便利度進一步加強。不過成本壓力或將在一定程度制約制造業投資的上行空間。
盡管房地產投資回到了正增長區間,但短期內房地產投資將保持弱勢,離全面回暖尚有距離。
展望一季度,當前全球疫情擴散蔓延,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仍然加大。國內多地疫情大幅反彈,受俄烏局勢影響,部分企業成本上升的壓力猶存,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仍比較突出。同時針對上述問題,穩增長政策需要對癥下藥并加快落地。